天-三白汤-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拾遗

明星娱乐 2019-10-29155未知admin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决定为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王树声新建一幢住宅。不过,王树声提出了“意见”:只要一般平房,外加“两不要”,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这样,王树声一家就住在当时总军械部大院内极其普通的一幢平房里,用的是寻常的家具,没有特别的装饰。

  随着总军械部的撤销,原机关的一些人马陆陆续续地搬走了。王树声住的那个大院变成了另一个机关。有关部门为王树声新选定了护城河畔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庙宇处修房,王树声及其妻子杨炬一打听,这里原来是某自治区的办事处地点,立即拒绝了。

  后来,选址的同志又给他们找到了东单的一个地方,这里是闹市中的一块静谧之地,条件很好,可王树声和杨炬到那里看了一趟还是不同意。因为他们得知那个地方是一个派总部办公的地址。

  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王树声前几次的意见,把地址选在玉渊潭附近。对于组织上的关心,王树声和杨炬真是很感激。正要下决心,王树声突然发现了不远处有几间农舍,就问:“我们盖房子,碍不碍老百姓的事?”身边的同志忙说:“我们早考虑好了,为了安全,我们准备让他们搬走。”王树声一听这话,急了,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看算了吧,我们凭什么要撵人家老百姓呢?”杨炬也跟着说:“是呀,我们盖房,赶人家搬家,那可不好。干脆,我们还住原来那里吧。”

  王树声一家还是住在原住宅,工作人员提出住宅太破旧了,王树声说:“修一修,夏天不漏雨就行。”

  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从2岁就开始认字,3岁背唐诗,5岁进入私塾,不但能背《三字经》,念《声律启蒙》,还会背《四书》《五经》等不少古书,7岁开始作文。上学后,他不断地向同学和乡邻借各种书籍来读,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基础。

  由竺可桢主编的《物候学》于1963年首版,又先后6次出版。该书发行20多万册,是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普读物之一。书中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其中包括李白、杜甫、刘禹锡、王之涣、陆游等名家的诗篇。比如引用陆游76岁作的七言律诗《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作为科学家,竺可桢研究古籍具有针对性。关于洪水、三白汤干旱、地震、日食、三白汤彗星等古籍记载,对他的科学研究是极为宝贵的资料。据此,82岁的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了毕生研究的成果《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1982年,已是87岁高寿的金岳霖身体每况愈下,但他每天还按规定的时间听新闻广播,看报纸。若错过了时间,他就会埋怨保姆说:“我今天不高兴。你为什么不按时叫我,我跟不上时间了。”他还经常自我安慰说:“这几天我能从沙发,走到屋门了,又进了一步。看来短时间死不了,我要看到‘四化’。”

  马叙伦不仅是我国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还是一位美食家。他非常喜爱大蒜烧豆腐,并解释说:“色香味三者具备,且又价廉物美,大快朵颐。”马叙伦在烹饪上也颇有心得,他曾经研制出一种“三白汤”,主要材料是豆腐、笋、白菜,再加上20种佐料精心调制而成,喝过的人都说味道鲜美。

  1914年,北京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对游人开放,不久即发展成为“市民宴乐之地”,很多北京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此看书、写作、会友、宴请客人,各具特色的中西餐馆纷纷在此开业。马叙伦也是中央公园的常客。一天,他来到长美轩和朋友用餐,但发现这里的汤品味道不佳,于是便叫过主事,将自己的“三白汤”秘方传给他,并将做法一一传授。不一时,“三白汤”端上宴席,众人喝过后都称赞品味“绝佳”。后来,长美轩即将此汤命名为“马先生汤”,作为著名菜品推出,受到食客的欢迎。

  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堪称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保健节”。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所以,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据相关资料记载,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此外,端午节吃的粽子也有养生保健功效,其中,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根据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有些人也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安神的百合芙蓉,清热解毒的薄荷茯苓等。

  民俗专家表示,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和食俗体现了古人对防病保健的重视,简单实用有效,三白汤至今还具有一定的民俗意趣与生命力。

  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他十分注重养生,尤其喜欢吃杂粮煎饼,不但为煎饼吟诗作赋,还亲自研究摊煎饼的工艺方法。有记载为证:“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蒲松龄在吃煎饼上也时常花样翻新。他曾向邻居传授了几种吃煎饼的方法:新出锅的煎饼要趁热夹上鸡肉,浸上鸡羹鲜食,非常美味;而隔夜的煎饼则要涂上鹅脂和猪油,几张叠在一起,放到火上烤制之后再吃,味道特别香;到了冬天,可以把煎饼卷起来,切成细条,再与豆豉、椒兰等调味料一起放入锅内略煮再吃,暖心暖胃……邻居们按照蒲松龄的方法吃煎饼,大人小孩都个个吃得风卷残云,非常尽兴。

都市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