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瓜”的故事

明星娱乐 2019-10-29197未知admin

  提起海阳的“铁西瓜”,人们就会想起当年轰动全国的老电影《地雷战》,想起里面的造雷英雄赵虎,想起让鬼子闻风丧胆的地雷战。抗战时期,英雄的海阳民兵谱写了“石雷阵、水雷炸敌、包打盆子山”等光辉战例,击毙击伤日伪军1000余名,涌现出县以上民兵英雄600多名。电影中的爆炸大王赵虎,就是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为原型塑造的;而玉兰姑娘,是以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为原型塑造的。

  故事从1942年开始。在那个黑色的春天,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并在当地建起据点,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累累罪行,怵目惊心。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海阳人民没有屈服。县委积极发动群众,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妇队”、“抗日游击小组”“儿童团”等,举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1942年,组织上派赵疃村民兵赵同伦、赵守福等到区武委会学习地雷爆炸技术,此后,一幕幕精彩的地雷战在海阳上演。

  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赵守福在村西南山枣埠顶埋设绊雷,炸死炸伤日伪军5人;文山后民兵分队长于华虎带领爆破组把扫荡的日本鬼子炸上了天,吓得日寇龟缩在据点一个月不敢出动……在一颗颗地雷的爆炸声中,地雷战由点到面,遍地开花,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地雷战的成功与普及,海阳地雷的花样也不断推陈出新,地雷战的战术也由战术防御改为主动进攻。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于是,民兵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挖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针对敌人赶着老百姓在前面探路,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地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钉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彻底陷入了地雷战的汪洋大海中。

  真正让地雷战扬名于世的是盆子山105天激战。盆子山区包括赵疃、文山后、小滩等十余个村,是海阳民兵联合抗战的最大战场。1945年5月,盘踞在青岛的日军纠集2000余兵力向东反扑,妄图打开到威海的通道。5月8日,四五百名日伪军向赵疃扑来。赵守福、赵同伦和民兵们一起作出决定:引敌进村,关门打狗。敌人刚到村头,“夹子雷”、“连环雷”便一起开花,五六个敌人应声倒下。其余的四处逃命,慌乱中又踏响了几个地雷阵。这时,“麻雀组”趁机对准敌人,又是一阵土炮,一个骑在马上的日本军官抽出洋刀逼着部队进村。爆炸组的赵国湖、赵新瑞、赵炳坤等,马上分片挂好雷弦,然后故意暴露一下目标,日军官拍马就追,刚到牌坊下,一个特大的“箱子雷”被踏响,连人带马同时丧生,还有三四个敌兵也见了阎王。在其他村,敌人也屡遭重创。一时间,对于地雷,敌军是闻风丧胆。一次在见到路边的一块大石头时,敌人竟不敢前进,这就是后来电影《地雷战》影片中的“镇妖石”。

  硝烟散尽,记忆忧在。地雷战是海阳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伟大的地雷战精神,作为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到海阳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新时期海阳人民在经济社会建设新征程中阔步前行的重要力量和精神支柱。在地雷战精神的激励之下,全市干群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必将在新时代谱写新的辉煌!(地雷战纪念馆)

都市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